人类历史上最遥远的一次飞掠探测行动
1月2日消息,2019年1月1日,元旦当天,北京时间13:33,美国宇航局新视野号探测器再创历史,成功飞掠柯伊伯带小天体天涯海角,这是人类历史…
1月2日消息,2019年1月1日,元旦当天,北京时间13:33,美国宇航局“新视野号”探测器再创历史,成功飞掠柯伊伯带小天体“天涯海角”,这是人类历史上最遥远的一次飞掠探测行动。
根据美国宇航局在北京时间1月2日凌晨发布会上最新公布的消息,美国宇航局的“新视野号”探测器(New Horizons)已经于北京时间元旦当天13:33成功飞掠柯伊伯带小天体“天涯海角”(Ultima Thule),并且探测器拍摄的图像已经开始回传。
这是一次发生在64亿公里之外的探测行动,连光速传播的信号单程都要走上6个多小时,这次壮举也成为了人类探测器迄今为止到访的最遥远的一颗天体,2019年的这个元旦,将因为这件事而载入史册。
美国宇航局局长吉姆·布里登斯坦(Jim Bridenstine)专门发表了贺词,他在贺词中说道:“在此祝贺美国宇航局新视野探测器项目组,约翰·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以及美国宇航局西南研究所,你们再次创造了历史。你们是最早探测冥王星的团队,今天你们又成为飞掠迄今最遥远天体的团队。”
美国东部时间1月1日10:29,北京时间23:29,几乎刚好是“新视野号”探测器抵达距离“天涯海角”最近处之后大约10个小时,约翰·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(APL)接收到的信号显示,“新视野号”确认已经成功完成飞掠任务,并记录到大量科学数据。
“新视野号”探测器项目的首席科学家,美国宇航局西南研究所的行星科学家阿兰·斯特恩(Alan Stern)表示:“新视野号今天完全按计划完成了任务,实现了人类里上最遥远的一次飞掠探测,距离太阳超过65亿公里!目前数据情况良好,我们已经获得了‘天涯海角星’的近距离图像,从此之后,随着更多数据回传,图像质量将会越来越好!”
最先被传回地球的图像拍摄时,“新视野号”探测器仍在快速接近“天涯海角”过程中,尽管仍然不甚清晰,但已经可以让我们大致看清了这颗小天体的外形,以及自转轴大体情况。目前看来,这是一颗长条形,两瓣状的小天体,长轴长度大约32公里,短轴长度大约16公里。但还有一种可能是:这是两颗小天体在相互绕转,只是靠的非常近而难以区分。
但不管如何,这第一张图像已经帮助我们解决了一大困惑:此前在掩星观测时,科学家们得出结论:“天涯海角”星具有不规则外观,并非圆球形;但是“新视野号”探测器此前取得的亮度数据却显示,这颗小天体的亮度相当均匀,并未出现明显的亮度变化。这样两种结论就出现矛盾了:一般情况下,不规则外形的小天体随着自转会出现亮度的明显变化,可是“新视野号”探测器的实测数据并不支持这一点。
现在我们知道,这颗小天体外观的确不规则,地面掩星观测团队的结论正确;并且极为巧合的是,这颗小天体的自转轴竟然几乎就正对着“新视野号”的前进方向,于是在“新视野号”的视角看过去,亮度当然就几乎没有变化了!不过目前项目组还尚未准确测定“天涯海角”的自转周期是多少。
按照程序设定,“新视野号”会在最关键的几个小时里获取大量图像和其他探测数据,总数据量可以达到几个GB。
柯伊伯带是一个位于太阳系海王星轨道外侧的冰冻小天体带,而“天涯海角”星就是其中一颗这样的小天体,其距离远远超过“新视野号”在2015年访问过的冥王星,要知道,在飞越冥王星之后,“新视野号”探测器又继续飞行了3年多,穿越了16亿公里的路程,此时它距离地球已经超过64亿公里了!
原创文章,作者:空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kkufo.com/swx/4304.html